近年来,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。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,区块链既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,也凭借其分布式存储、不可篡改、全程透明可追溯等特点,成为解决互联网信任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。
因此,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、积极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。以我国为例,《“十三五”国家信息化规划》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列入,并将其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进行布局:2021年,区块链首次纳入国家五年规划中,被列为“十四五”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;2022年年初,中央网信办联合16个部委启动了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工作,确定了15个综合性和164个特色领域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名单,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对于区块链创新落地的信心。
区块链技术持续创新,应用场景向多方协作和价值转移迈进
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,我国区块链行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,众多区块链企业迎来了新机遇,区块链应用探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。中央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区块链在金融、互联网、政务、司法、智慧城市、供应链管理、物流等行业均有积极探索和应用,并持续获得了正向的验证效果。
在此期间,我国区块链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如FISCO BCOS等开源生态持续发展;多元融合的技术形态不断涌现,如区块链与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技术持续融合,BaaS服务越来越成熟,开放联盟链积极探索;区块链应用场景细分深耕,如基于区块链研发的垂直应用类产品中,多款产品通过“可信区块链”应用类专项评测;区块链安全可信度持续增强,如有超85%的产品支持国密算法,存储加密、业务隔离、隐私计算等数据保护方案也日益完善。
从应用路径看,区块链的应用呈现先易后难、先浅后深的趋势,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维度:
-首先,区块链存证类的应用最为广泛,涉及电子发票、电子证照、票据存证、供应链金融、产品溯源等行业;
-其次是多方协作类的应用,它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跨主体的数据流动,以产生业务流的协作。数据在流转过程中需要保证信任,因此应用难度变大。其应用常见于政务数据共享、征信等行业;
-第三层级是价值转移类的应用,需借助区块链实现价值的转移,应用难度最大,常应用于跨境支付、供应链金融和医疗保险等领域。
弥合互联网信任鸿沟,区块链助力建立信任科技
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置身于数字经济的洪流中,也产生了数据安全、身份可控、交易互信、虚实锚定等方面的信任危机。
破解这一信任危机,我们需要积极发挥区块链的特性,结合隐私计算、数字身份、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、大数据等多类前沿技术,形成新时代的信任科技。具体来看,信任科技即综合应用密码协议、数字身份、隐私增强、共识算法等,为互联网的经济活动提供数字化信任服务,基本目标是用数学原理和代码建立信任,优化或取代中心化的信任机制。
以数据安全为例,区块链结合隐私计算,通过采用多方安全计算、联邦学习、可信执行环境等技术,可以有效解决数据流通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,实现“数据可用不可见”。同时让数据在流通融合中实现价值飞跃,保证数据作为资产的安全,包括权属安全、价值安全、内容安全、流通安全等。
在身份管理方面,区块链结合数字身份技术,可通过数字化信息对个人信息进行绑定、查询和验证。区块链不可篡改、去中心化等特性可确保企业应用完全互通,使数字身份难以被篡改,解决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现实主体难以识别认定的问题。
除此之外,区块链生态治理是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关键。它需要通过创新联盟治理模式、重构商业模式,打通利益合作链条,并组织创新形成一套可运转的联盟生态。2018年起,中国信通院牵头启动“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”,通过技术研究、标准引领、政策支持、生态培育,已吸纳成员580家、工作组30个,助力构建价值互联网可信底座,建设可信区块链生态。
在区块链的支撑和启发下,互联网将发展至Web3.0新阶段,其构建起闭环的数字原生经济,将通过生产更多元优质的产出物,吸引更多更活跃的用户,实现数字市场的繁荣。以区块链技术为驱动力的未来互联网,必将使数字原生和实体经济得到很好地融合,以保证数据价值得到更好地保护与流通。